小说百练:庭争(孙略晖)

你的位置:乐冠国际 > 业务范围 > 小说百练:庭争(孙略晖)
小说百练:庭争(孙略晖)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5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30

庭争

今年的朝会很不一般。政事堂一片安静,朝臣们低头沉思,甚至连寻常时候遇到困惑便相互目光询问的举动也没有了。

“敢请客卿,先行宣示变法方略,可否?”丞相甘龙只有这一句。然则这一句话,就缓和了政事堂微妙的僵硬气氛。秦孝公看了卫鞅一眼,微微点头。卫鞅便向全场拱手道:“君上,列位大人,秦国贫弱,天下皆知。欲得强泰,必须变法,舍此无二途,列位大人以为然否?”

太子傅公孙贾对甘龙的心情和对策以及场中情势非常清楚,见卫鞅说完,便问道:“如不知旧法弊端,则难以变法。敢问客卿,秦国传统法制,弊在何处?”

此一问正中卫鞅下怀,他不假思索便道,“秦国旧制,弊有其三。第一,以王道为本,杂以零碎新政,民无以适从。秦在立国之初,对周室礼制王道略加变通而治民。穆公时以百里奚治国,力行德治,又引进旧楚国若干法令。秦简公时行'初租禾’新政,披弃旧制,然时日无多,又恢复旧制。献公即位,欲行新政,然战事迭起,无暇以顾。时至今日,秦国仍是春秋旧制,距离战国新法差距甚大。这种旧制,只能治民于小争之时,而不能强国于大争之世。”

“此说真乃稀奇古怪!”新任太庙令杜挚一拍面前木案,愤然作色道:“秦法之弊若此,百里奚何以助穆公称霸诸侯?”

卫鞅很是冷静,“百里奚治秦,全赖一贤之力临机处置,无法令规制为后世遵守,此乃人治,绝非法治。是以穆公百里奚之后,秦国陷入四代混乱而沦为弱国。请问太庙令,若百里奚有法可守,何以秦国百余年不能振兴穆公霸业,反倒尽失河西之地,从函谷关退缩到栎阳?”这番话诘难犀利,毫不忌讳的指责秦因朝臣视为神圣的秦穆公与百里奚,论理却是堂堂正正,政事堂大臣们虽愤然尴尬,却无言以对。

“第二弊呢?敢请高论。“公孙贾悠然笑问。

卫鞅道:“秦国旧制第二弊,法无要领,奖罚不明。世族有罪不罚,庶民有功不赏。农人耕有余依然贫困,军士战有功依然无爵。奋勇为国之正气如何激扬?”

“啪!”一人拍案而起,众人一看,却是戎右将军西孤,他愤然高声道:“客卿一派胡言!秦国如何有功不赏?在座文臣不论,单说武将,哪一个不是一刀一剑有了战功方做将军的?”

就在满朝目光齐聚到卫鞅身上时,卫鞅突然一阵仰天大笑,从座中站起朗声道:“卫鞅所谈,乃秦国旧制之弊端,国家法令,一体同遵,方为法制公平。正因了诸位世族后裔有功便赏,方显得农人有功无赏、军士有功无爵之荒诞。世族有功便赏,岂能等同于庶民有功便赏?您以世族之利比庶民之害,以世族之得比庶民之失,不觉荒唐过甚么?”卫鞅话锋一转,“天下为公,国家官署爵位,惟有才有功者居之。“一席话义正词严,坦率辛辣。政事堂一片肃然,西孤面色通红。

公孙贾仿佛没有听见方才一个回合的较量,平静问道:“敢问客卿,秦因法制第三弊若何?”卫鞅也仿佛没有发生过方才的争辩,“秦国旧制,无聚民之力,无摄乱之威,此为第三弊也。何谓聚民假乱之威?法令一统,令行禁止,有罪重罚,有功激赏,公正严明。如此则官吏无贪,庶民无私,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人人奋勇立功,个个避罪求赏,朝野形成浩然正气,则国家不怒自成。秦人厚重坚韧,若元气养成,则必将大出于天下!”

甘龙显得很沉重的说:“变法事大。变得不好,国无宁日,越是大变,越是多有利害冲突。不求自安而求自乱,老臣委实不解客卿之意。”

卫鞅非常肯定说道:“其一,变法所生之动荡,是利害冲突,法令得当,可迅速平息冲突稳定国人,变法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国家战力。其二,我从关外而来,东方六国在逢泽会盟的分秦图谋瓦解后,燕赵两国忙于抢夺中山国,韩国齐国正在变法,楚国忙于防范南部蛮夷作乱,魏国忙于迁都大梁。孰可断言,至少三年内不会有大举攻秦的战事。其三,即或万一发生不测之危,新法奖励农耕激赏军功,只能使庶民奋勇赴战,何有削弱战力之虞?再者,列国变法,无一不强。何以秦国变法,诸住却生出削弱因力之虑?”

突然。“啪!”的一声,杜挚拍案而起,戟指卫鞅愤然道:“卫鞅,古人云,不得百利不变法度,工不十倍不换器具。你要变更秦法,究竟能给秦国带来多少好处?还不是士人游说,惑众谋官,却让我秦国承担亡国风险?变法不成,你拔腿溜走,破烂摊子谁来收拾?!”

政事堂气氛骤然紧张。

左庶长嬴度拉着那把须臾不离的长剑,缓缓站起来走到杜挚面前,冷冷笑道:“太庙令,一个大臣,以小人之心,猜度国士胸怀,岂不怕天下人耻笑?先生以强秦为己任,冒险入泰,入秦之后又栉风沐雨,苦访秦国各地,拳拳之心,令人下泪。你能做到么?我等生为老秦子孙,不思图强雪耻,却将烂污之水泼向先生,以求苟且偷安,良心何在?”赢度粗重的喝了一口气,话音落点,锵然拔出长剑,白光一闪,杜挚面前的木案“咔嚓”断为两半!

杜挚吓得面色发青,站在那里愣怔着不敢动弹。朝臣们也被赢虔的凛然威势震慑,面红心跳,没有一个人讲话。这时,公孙贾面色庄重的道:“左庶长之言,使我愧疚振作。公孙贾以为,客卿所述大计确实不差,秦国臣子当全力支持变法。”

甘龙咳嗽一声,嘶哑着声音道:“变法自是好事,何有反对之理啊?”

杜挚一看,连忙惶恐笑道:“杜挚失态,向先生赔罪。身为老秦子孙,杜挚当流心革面,拥戴变法。”政事堂所有大臣同声呼应:“臣等拥戴变法。”

【注】本文节选自《大妻曹国》(孙略晖著),有删减。卫秧即商鞅,战国时卫国人。

1.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,不正确的一项是()(3分)

A.秦穆公之所以能称霸诸侯,在很大程度上得于百里奚的辅助,他们两人也因此被秦国朝臣视为神圣,但卫鞅并不认可他们两人的功绩。

B.成右将军西弧认为卫鞅一派胡言是因为他觉得秦国武将,都是一刀一剑有了战功方做将军的,但他看到的只是秦国的世族而没有看到普通百姓。

C.卫鞅认为秦人厚重坚韧,若元气养成,则必将大出于天下,前提条件之一是秦国必须法令一统,令行禁止,公正严明,朝野形成浩然正气。

D.杜挚拍案而起,戟指卫鞅,表面上说卫鞅是受士人游说,惑众谋官,不肯承担变法风险,其实质上是他本人害怕变法给秦国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。

2.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,不正确的一项是()(3分)

A.作者非常善于运用细节营造气氛,为了说明这场“庭争”的非同一般,开头就说政事堂一片安静,朝臣们低头沉思,甚至连寻常时候遇到困惑便相互目光询问的举动也没有了。

B.语言可以反映人物个性,在这一场辩论中,如新任太庙令杜挚的刻薄狭獈,戎右将军西弧的直截了当,太子傅公孙贾的冷静沉着,丞相甘龙的老谋深算都一一得到了体现。

C.文章安排逻辑严密,卫鞅首先分析了秦国存在的弊端,然后逐一分析各个弊端以及解决的办法,每一人物的反驳实质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,太子傅公孙贾的问话又串联了全文。

D.秦孝公之所以主持这场大辩论,其实是他自己对变法没有十足把握,在整个过程中他虽然始终不发一言,但自始至终又似乎有着他的身影,这种留白手法巧妙地将人物若隐若现。

3.卫鞅对秦国即刻变法为什么如此自信?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阐述。(4分)

4.历史学家评价:“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,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,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要求,其变法有着巨大进步性。”结合文本,分析其“进步性”体现在哪些方面?(6分)

【参考答案】

1.A(“并不认可他们两人的功绩”错误,只是说这种人治只能治民于小争之时,而不能强国于大争之世,并没有否定两人的功绩。)

2.D(“秦孝公之所以主持这场大辩论,其实是他自己对变法没有十足把握”于文无据;“这种留白手法巧妙地将人物若隐若现”也错误,“留白”手法的艺术效果不是让人物若隐若现,而是“留有想象的空间”。)

3.①国内方面:根据左庶长赢虔所言,卫鞅入秦之后深入民间,实地考查了秦国各地情况,变法就有了极强的针对性,能做到有的放矢。即使有冲突也可迅速平息稳定国人。(2分)②国际方面:卫鞅从关外而来,了解东方六国在逢泽会盟的分秦图谋瓦解后,各国都在忙于自己的事务,暂时无暇西顾,可以为变法赢得时间。再者,列国变法,无一不强,变法是大势所趋。(2分)评分细则:4分,每一点2分。大意对即可

4.①政治上;可以改变杂乱无章的治国制度。让秦国拥有较为完备的法令规制为后世遵守,使封建制度更加健全,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。②军事上:可以改变法无要领,奖罚不明的现状。强调天下为公,不论世族与庶民,国家官署爵位惟有才有功者居之,可极大地鼓舞秦军士气进而提高秦军的战斗力,可让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主动权。③人心上:可以改变秦国旧制中无聚民之力,无摄乱之威的现状。强调法令一统,令行禁止,罚罪赏功,公正严明,可让百姓有归属感,才会养成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④大势上;可以顺应历史潮流,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。列国变法,无一不强,可见当时的社会大势已经让秦国不能再固步自封。评分细则:6分,每个要点2分,答出3点即可得6分,大意对即可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